回彈法是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的重要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回彈法需要和碳化深度測量配合使用,才能得出比較客觀的檢測結論。原因是若混凝土發生碳化,就可能導致混凝土表面的強度略大于混凝土真實強度,因此需要綜合考量碳化深度才能得到混凝土真實強度。
本文內含回彈法介紹、回彈法測區規定、測區回彈值的規定,以及為什么需要配合碳化深度測量,碳化深度的相關規定和要求等。以便讀者更加清晰地理解。
一、回彈法簡介
0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基本原理
混凝土表面硬度與混凝土極限強度存在一定關系,回彈儀的彈擊重錘被一定彈力打擊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彈高度和混凝土表面硬度存在一定關系。這樣可以利用回彈儀測試混凝土表面硬度,并結合混凝土碳化深度從而間接測定混凝土強度。
被檢測混凝土需符合下列條件:
1.混凝土采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劑、摻合料、拌合用水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
2.采用普通成型工藝;
3.采用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模板;
4.蒸汽養護出池經自然養護7d以上,且混凝土表層為干燥狀態;
5.自然養護且齡期為(14~1000)d;6.抗壓強度為(10.0~60.0)MPa。
02回彈儀的有關規定
回彈法所采用的回彈儀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回彈儀》JJG 817 的有關規定,并應符合下列標準狀態(整理自《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 23-2011):
03回彈法測區相關規定
1、當需要進行單個構件推定時, 每個構件布置的測區數不宜少于10個;當不需要進行單個構件推定時,每個構件布置的測區數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少于3個。
2、測區離構件端部或施工縫邊緣的距離不宜小于0. 2m。
3、測區應選在使回彈儀處于水平方向檢測混凝土澆筑側面。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時, 可使回彈儀處于非水平方向檢測混凝土澆筑側面、表面或底面。
4、測區宜選在構件的兩個對稱可測面上,也可選在一個可測面上,且應均勻分布。在構件的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應布置測區。
5、測區面積不宜大于0.04m2。
6、檢測面應為混凝土面,并應清潔、平整,不應有疏松、浮漿及蜂窩、麻面。
7、測區應有清晰的編號。
04測區回彈值測量規定
1、檢測時,回彈儀的軸線應始終垂直于檢測面,緩慢施壓,準確讀數,快速復位。
2、測點應在測區范圍內均勻分布,相鄰兩測點的凈距不宜小于20mm;測點距外露鋼筋、預埋件的距離不宜小于30mm。彈擊時應避開氣孔和外露石子,同一測點只應彈擊一次, 讀數估讀至1。每一個測區應記取16個回彈值。
3、同一測區16個回彈值中的3個,值和3個最小值應直接剔除,計算余下的10個回彈值的平均值。
4、應根據現行行業標準《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1/T 23的有關規定對回彈平均值進行修正,以修正后的平均值作為該測區回彈值的代表值。
上述二、三、四方面均整理自《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 GB/T50784-2013 4.2及附錄A部分內容。
二、碳化深度
01為什么需要測碳化深度
水泥一經水化游離出大約35%的氫氧化鈣,它對混凝土的硬化起了重大的作用。已經硬化的混凝土表面受到二氧化碳作用,使氫氧化鈣逐漸變化,生成硬度較高的碳酸鈣,即發生混凝土的碳化現象。碳化使混凝土表面硬度增加,回彈值增大,但對混凝土強度影響不大,從而影響了強度和回彈值之間的相關的關系。
02碳化深度規范操作
回彈值測量完畢后,應在有代表性的測區位置上測量碳化深度值,測點不應少于構件測區數的30%,應取其平均值作為該構件每個測區的碳化深度值。當碳化深度值極差大于2.0mm時,應在每一測區分別測量碳化深度值。
1、可采用適當的工具在測區表面形成直徑約15mm的孔洞,其深度應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2、應清除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且不得用水擦洗。一般采用洗耳球或小皮老虎。
3、應采用濃度為1%~2%的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內壁的邊緣處,當已碳化與未碳化界線清晰時,用碳化深度測量儀測量已碳化與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離,測量不應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讀數精確至0.25mm。
4、應取三次測量的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并應精確至0.5mm。
上述碳化深度規范操作整理自《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 JGJ/T 23-2011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