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廣大干部員工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與產業進步發展成果,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回顧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有“十大”看點,令人關注。
1.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實現行業“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1年前9個月,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主要產品雖然增速放緩,但依然保持增長。全行業穩步發展,建材行業第一大產業特征愈發明顯。2021年前9個月,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規模:商品混凝土238247萬立方米,同比增13.4%;混凝土排水管60334千米,同比增10.6%;混凝土壓力管5536千米,同比增4.5%;混凝土預制樁36990萬米,同比增12.0%。2021年前9個月,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14824.24億元,全年有望實現正增長。比上年同期增長13.7%,增速較上半年放緩9.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54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17%。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預制混凝土與預拌混凝土的銷售額占建材工業的20%左右,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中的管樁、水泥管道、混凝土預制構件、預拌混凝土、裝飾混凝土、電桿、硅酸鈣板等產業規模與產能規模均列全球第一。
2.《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南》發布
2021年12月28日,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圍繞“雙碳”戰略、行業發展方向、發展目標、重要創新舉措及重點突破領域,組織制定完成了《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南》(以下簡稱《發展指南》),為我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十四五”期間邁向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提供指導意見。
《發展指南》總結了“十三五”以來行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主要問題。行業總體上產能嚴重過剩、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發展理念相對落后、創新能力較低、產品同質化競爭、市場無序競爭、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水平不高等突出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制約著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向產業鏈高端發展。“十四五”期間,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迎來巨大的市場需求,面臨更高要求。
3.“低碳混凝土”寫入《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混凝土在“雙碳”戰略中肩負新使命
2021年10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在《行動方案》的“推動建材行業碳達峰”章節中,醒目地出現了“加強新型膠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產品研發應用”的發展目標。這意味著“低碳混凝土”將在國家“雙碳”推動的歷史進程中,成為建材產業的一個重要引擎和推手。
我國在改革開放的40多年中,基礎設施建設處于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建設時期,作為建材行業重要組成部分,混凝土行業尋求合理有效的降碳、減碳措施已迫在眉睫。培育并積極推進“低碳混凝土”的發展,為混凝土乃至建材推進脫碳、零碳開辟嶄新的大賽道,對實現我國“雙碳”目標意義重大。
4.混凝土行業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發生了兩起影響中國混凝土產業格局的事件
一是新天山股份成為全球最大的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新天山股份擁有商品混凝土產能約4億立方米、骨料產能約1.5億噸。
二是海螺水泥2021年12月21日晚間公告,擬以自有資金約17.6億元參與認購西部建設非公開發行的A股股份,認購數量為2.51億股。本次認購股份完成后,海螺水泥將持有西部建設16.3%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西部建設是國內領先的建材產業綜合服務商,海螺水泥主要從事水泥及商品熟料的生產和銷售,系中國水泥行業首家A+H股上市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之一。雙方開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將充分發揮中建西部建設市場端、技術管理端和海螺水泥產品成本端、資金端優勢,助推混凝土行業健康發展。
5.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助力大型基本建設重點工程
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在我國高鐵建設、大型水利、超高層建筑等國家重點中的表現尤其引人注目。我國目前已有3.79萬公里的高速鐵路,遠眺遍布中國大地上的黃金通道,我們可以驕傲地說,高鐵路基的每一寸工程都是高性能混凝土的結晶。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在國內大型 重點工程中創造的紀錄如下:舉世矚目的金沙江烏德東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楊房溝水電站大壩混凝土取芯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首座運用3D打印技術制造的可伸縮景觀人行橋亮相上海;西藏最大航站樓竣工,高強度自密實混凝土首次成功應用;廣西首條地鐵工程中亞洲最大跨度純混凝土連續梁合龍等。
6.“吃”廢“呑”渣的混凝土持續消納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
混凝土產業是我國“吃”廢“呑”渣的扛鼎產業,即混凝土是我國工業固廢與建筑垃圾資源化的最大承接產業之一。此外,經過長期的科研開發和工程應用實踐,根據各種固廢的不同特性制備的粉體材料,可在混凝土中作為性能調節型材料(改善膠凝性、提高密實性、改善工作性、提高耐久性等),一些工業固體廢物已經成為實現混凝土某些性能不可或缺的功能和結構組分。
據相關統計,2021年僅預拌混凝土生產就綜合利用各類工業固體廢棄物6億多噸,總產值近5000億元。眾多混凝土企業從摻和料和機制砂骨料等多個維度,依照法規與各類標準將粉煤灰、礦渣、鋼渣、建筑垃圾等工業或建筑廢棄物再生成合格的建筑部品或產品,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再生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
7.我國輕骨料和輕骨料混凝土異軍突起
2021年,人們從新聞上看到一座浮體石油平臺——65700m3的殼體全部采用最大密度為2000kg/m3的高強輕骨料混凝土;人們看到宜昌濱江國際商住樓(101.1m)——全國第一個率先在結構主體中全部采用高強輕骨料混凝土建造的100m高大樓竣工。可以預測,將有越來越多的工程應用品性優異的輕骨料和輕骨料混凝土。
骨料占水泥混凝土中體積的70%左右,對混凝土的性能有著重要影響。在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導的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各地政府禁采限采天然高品質礦石骨料政策,對固廢的大宗利用、大規模生產、高值化創新,為利廢輕骨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8.我國管涵產業制管工藝與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
我國管涵產業已清晰地呈現出三大發展趨勢與方向,這意味著管涵產業已經進入綠色環保發展時代。第一,產品向大口徑、柔性接口、綠色環保、耐腐蝕方向發展。第二,裝備向自動化、智能化、節能、安全的方向發展。第三,應用領域向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城市綜合管廊建設等領域發展。
水泥混凝土管涵是城鄉建設事業不可缺少的重要水泥制品,大量應用于城市排水管道和農田水利工程。漸行漸強的中國管涵產業呈現出3個顯著特點。一是生產與應用規模世界最大。二是扛鼎國內多項重點工程。三是制管工藝與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
9.以長沙“拓宇事件”為代表的混凝土質量事故引發業內外廣泛深思,混凝土高質量發展必須從敬畏法律敬畏規則開始
近年來,“問題混凝土”所引發的建筑質量事故接連爆雷。2021年4月以來,網絡上“混凝土強度不達標,山東、安徽、浙江等地出現樓房炸毀重建”的消息接連出現,尤其是長沙拓宇的“問題混凝土”已成為2021年第一個沖上熱搜的質量事件。一件混凝土產品質量事件被訴訟于法律,最終主要涉嫌人均遭牢獄之災,這對整個行業的心理影響絕不亞于一場巨震。
通過多項大數據分析,目前我國混凝土的質量亂象是個例的、局部的,而全局性的產品高質量發展已經起步。混凝土質量須警鐘長鳴。全行業都應凝聚一個共識,就是混凝土產業高質量建設的起點應該是從敬畏法律、敬畏質量、敬畏規則開始。
10.混凝土原材料水泥與砂石價格全年先揚后抑,大幅波動,給混凝土產業帶來很大影響,價格博弈中,混凝土企業話語權處在弱勢
2021年入夏以來,國內混凝土行業最關心的就是混凝土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消息。全國各地水泥企業漲價聲此起彼伏。2021年3月以來,全國砂石價格普遍出現上漲現象。入秋以來,長三角范圍內砂石骨料價格飛漲,有企業4日內連發三張漲價函,產品供不應求。
在這種形勢下,混凝土企業形成兩個共識。一是水泥企業之所以可以協同漲價,除了共同的利益基礎,主要是水泥企業數量少、集中度高。混凝土企業最終難以贏得博弈,根本上還是企業數量太大、門檻太低、集中度不夠。混凝土行業必須從根本上提升集中度,最終還要靠優勝劣汰+并購整合。二是水泥與商混本一家,通力合作促進大建材行業價格基本合理才是維持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硬道理。